-
2020-07-21 08:57:02·
汉语言文学教育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摘要:当前,无论文科专业还是理工科专业,都在提倡要树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力求能够在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来说,其培养目标...
-
2020-07-21 08:56:38·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特色教学分析
摘要:摘要:社会快速发展,人才要求与需求日渐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广泛,仅依靠以理论知识为重点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的人才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实际要求。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需重视专业实用性、应用性...
-
2020-07-21 08:55:36·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思考
摘要: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发展路径双一流建设再次把高校放在时代的浪尖口上。入围者,昂首挺胸,落选者,虽谈不上垂头丧气,却也显示出望洋兴叹的遗憾。[1]过去985和211工程的建设来说,对地方本科院校都是...
-
2020-06-12 10:07:52·
探讨文学理论在教材编写中的观念与方法
摘要:摘要:反映性是文学不可排除的本质属性, 但要体现反映论在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价值, 还须克服传统反映论文艺观存在的直观论、机械论和唯智主义的倾向, 而使之与实践论相结合, 突出人作为一个知、情、意统一的整体存在在...
-
2020-06-12 10:07:03·
文学的意义和文学理论的使命
摘要:摘要:南帆新著《文学理论十讲》系统阐发了文学的意义和文学理论的使命, 建构了理解与阐释文学问题的坐标体系, 以关系主义为方法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文学感性论, 多角度、多层面地回答了文学以何种特殊的方式重新介入社...
-
2020-06-12 10:04:48·
阐释学的被规定性与共识性达成
摘要:摘 要: 文学阐释在西方因各种主义的杂陈与解构主义的突起而不断陷入混乱, 并因此成为西方文学理论的研究热点;在中国当下, 自强制阐释论以其对于西方文学阐释论犀利的批判锋芒而提出, 并沿入公共阐释论, 进而迅速成...
-
2020-05-07 16:44:47·
文学理论实践性的弱化与重塑
摘要:摘 要: 实践性是文学理论的首要品格,新时期文学理论呈现自闭失语和失效的特质,实践性品格弱化。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建构方式是外化、非常态的,是通过横移和竖延进行的理论融合,这也是造成文学理论实践性品格弱化的...
-
2020-05-07 16:42:28·
探究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策略
摘要:摘要:文学鉴赏能力作为多种能力的综合, 它对鉴赏影视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 一方面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影视中所要传达出的情感、人物形象特征;另一方面也能够让自己了解所鉴赏的影视其背后的故事, 从而也能够让自...
-
2020-04-28 16:30:14·
如何发挥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摘要:摘 要: 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从其本身特点来看,它是集文化、政治于一体的艺术形态。将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能够增强教育效果,而且还能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政治...
-
2014-05-06 09:23:12·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双主式”创造性教学模式
摘要:【导读】创造性教学是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方式;双主式创造性教学则是适应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传统教学模...